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纪好书|牛津“音乐人文通识译丛”系列

本系列引进自牛津大学出版社的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系列,是《纽约客》《时代》杂志力荐的“大家小书”,也是世界名校必备的通识读物,不仅受到普通读者的喜爱,也得到了各学科专家的一致好评。


此次引进的本音乐主题的人文通识译著,是国内第一套音乐主题的通识读本,包括《早期音乐》《管弦乐团》《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学》《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心理学》,由位该领域国际顶尖学者对各主题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侧重音乐与人文社会环境的互动,努力打通音乐与人文的边界,让读者在音乐中听见人文,在阅读中理解音乐。


该系列入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23年世纪好书1月榜




音乐的教与学

               

选自牛津“音乐人文通识译丛”系列之

《民族音乐学》


约翰·布莱金认为音乐是人性的一个基本特质,对我们来说就像语言一样重要。他是基于自己对南非文达人——一个所谓平等社会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在文达人中,人人都会音乐(唱歌、吹排箫、跳舞,或通过鼓掌和其他姿势参与),如同他们都会语言及所有为生存所需的工作一样。布莱金据此得出结论,在规模较大的社会中,经济的分层和劳动力的专业化导致了专家和专业音乐家阶层的产生,以及相应的大多数人的去音乐化,这是资本主义经济造成的能力丧失,它会降低人类生存的质量。


布莱金认为,谁应该学习音乐,及其在特定文化中的分布有多广或多窄,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道德含义。像在文达这样的平等主义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学习音乐,音乐是孩提时期重要的活动,是步入成年的必经过程,或者说它是成人社交的必修课。例如,在美国的福莱特海德印第安人社会,梅里亚姆发现所有的男人在他们青春期的“幻视探寻”活动中都必须学习一首强有力的歌曲。经历荒野之中好些天的营养和睡眠缺失后,一位装扮成动物的圣人会唱着歌接近这个人。随着这个动物越来越靠近,这首歌也会越来越清晰,他学习这首歌并在一生中经常使用它来祈求好运。每个男人都必须学会这种歌曲,才能在生活、爱情和冒险中获得成功。


在所有人都可以学习音乐的社会群体中,无论是那些足够有钱支付音乐课程的人,还是出生在合适的社会环境中的人,所观察到的音乐技巧、能力和兴趣的不平等分布往往被归属于天赋。欧美文化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不能用天赋来解释一个社会中音乐技能的不平等分布,人们通常会将其归属于儿童时期可获得的音乐经历或者一种基因遗传:“它存在于血液中。”通常音乐大家庭为音乐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因此他们倾向于使自己和他们所信奉的传统永垂不朽。在美国,著名的音乐家族包括西格家族、格思里家族、卡特家族和杰克逊家族;在英格兰有库珀家族;在中欧则有巴赫家族和莫扎特家族。


……

民间音乐与社会环境

                     

选自牛津“音乐人文通识译丛”系列之

《民间音乐》


每个人都能在某个时候唱点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到处都有民间歌手们的身影。他们可能没有受过专业记谱的音乐教育,但在适当的时候,随时可以创作音乐。这包括母亲对着婴儿吟唱,人们对着动物唱歌,或者球迷在体育场里高唱足球歌曲。在这个意义上,民间歌曲是非常平等的。但有的人唱得不多或唱得不好,有的人却经常唱,而且唱得很好。在小规模的社区中,无论是村庄还是城市街区,人们都知道谁是真正的好歌手。所以,即使在民主的歌曲体系中,地方性的歌曲世界也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年龄、性别、社会群体等许多其他因素也会预示音乐的模式。这些可能性可以是非常开放的,也可能被极度限制。例如,在阿富汗,歌唱受到严格的控制,时间和地点都受到限制。在当地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一种音乐稀缺的经济。当我试图在那里收集音乐时,我发现人们不愿意展示自己的音乐技巧,而正当我为此感到沮丧时,却收到了一位在爪哇工作的朋友的来信。她说,她很难集中精力进行田野调查,因为她周围有太多的音乐正在进行,这种情况是民间维度的另一端。


民间器乐音乐则可以与这一情况平行或对比。在许多地方,类似牧羊人这样的人群,有很多时间可以消磨,他们可以制作并演奏当地的乐器,给字面意义上的“游戏场”带来一定的民主。孩子们可能只是观看别人拉奏、弹拨、吹奏、打鼓,仅仅通过模仿就能学会。以更远的视角来看,就是更为专业的音乐家。一旦有人为某活动演奏而从邻居那里获得酬劳,他(通常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就成了一个职业的民间乐人。乐器演奏家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的很多环境中都可以组成一个精英团体。这是因为若想演奏,你必须获得并掌握一种乐器,它需要花费只有少数人才能具备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在阿富汗,哪怕仅仅是鲁特琴,即使找到了愿意演奏的乐手,在现金匮乏的经济中,乐器本身也是一种奢侈品。


有时,就像欧洲的罗姆人(吉卜赛人)音乐家的情况一样,解决方案是确定世袭的音乐家家族。他们比当地多数人更容易扮演民间艺人的角色。这可能与世界各地的一种普遍观念有关,即音乐家是不可靠的、阴暗的群体。这也许是因为他们不从事类似农业这样的固定工作。他们可能会四处流动,与当地的亲属和宗族也没有联系。或者,像罗姆人和在许多地方的同行一样,不信任可能来自于另类或可疑社会形态的成员。在东欧,罗姆人在乡村庆典中很有用,因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中性的”,他们与婚礼等活动中的社会关系或性别政治无关。


……

牛津“音乐人文通识译丛”系列

单本简介

《早期音乐》

[美]托马斯·弗瑞斯特·凯利 著

董雅暮 译

本书除了涉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之外,还有很多演奏议题的叙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演唱和演奏。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凡尔赛宫廷里大家都唱什么跳什么,琉特琴长什么样子等等。


《管弦乐团》

[美]D. 科恩·霍乐曼 著

刘洪 译

一部全面的、通透的交响乐发展历史的概览,对西方交响乐团的演化机制、古往今来音乐家真实的生活、审美经验与音乐厅等聆听场所的变迁、乐团的资本运作、音乐明星的生活轶事、表演曲目的发展以及相关艺术批评、尤其对我们当下音乐生活最紧密的唱片工业和音乐艺术的公共教育方面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论述。

《民间音乐》

[美]马克·斯洛宾 著

张玄 译

原著作者马克·斯洛宾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音乐人类学家之一,他的研究特别注重跨文化现象、传媒对民间音乐的影响。书中除了关注美国当地的民歌,还涉及了世界各地的民间音乐。作者在展现世界各地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的同时,通过一首民间歌曲在现代化进程下的流变来反映民间音乐所处的文化语境的变迁,以此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


《民族音乐学》

[美]蒂莫西·赖斯 著

程俏俏 译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体量很大的来自这一领域重要学者们的实际研究案例,书中每一个概念与想法都实打实的至少有两个及以上的案例介绍来支撑,这解决了许多学术性书籍对初入茅庐的学生来说很难结合自身经验来理解的困境。同时作者将这些案例像讲故事一般生动有趣的表达,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也通俗易读,在这短短一百多页的小书中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几十种不同的音乐种类是如何在他们自己的文化空间中互为塑造、影响人类所生活的这片土地。


《乡村音乐》

[美]理查德·卡林 著

刘丹霓 译

这本书是由美国流行音乐研究专家理查德·卡林所撰写,国内第一部完整概述乡村音乐发展历程的著作,涵盖了乡村音乐各个发展阶段众多的杰出人物和大量经典作品,书中有相当的篇幅论述了众多女性音乐家在乡村音乐发展中的突出成就和重要贡献,让我们从中充分领略到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强劲的女孩力量。


《布鲁斯》

[美]埃利加·沃尔德 著

张文昭 译

在这本薄薄的口袋书中详尽描摹了美国布鲁斯传统随着文化地理变迁的路径,也妙笔点出这场风云变换中超越时代与潮流的高峰。在作者的笔下,布鲁斯以强大的生命力一次次与时代的节拍结合,迸发出全新的律动,引领流行音乐的一次又一次“转身”。这本小册子平衡了流行音乐的专业研究与通俗书写,是推开布鲁斯大门的好向导。


《音乐心理学》

[美]伊丽莎白·赫尔穆斯·马古利斯 著

李小诺 译

想了解音乐审美与音乐心理的神秘关系吗?想了解如何练琴效率更高吗?想了解聆听音乐是否对开发智力有帮助吗?你都可以在本书找到答案。


扫码可购“牛津音乐人文通识译丛”电子书

版权所有:上海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1954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752号